端午節蝦仁等食材含有不得檢出之甲醛(福馬林)事件

【中廣新聞網2015年06月17日黃仲丘報導】

食藥署今天(17號)公佈端午應景食品的抽驗結果。628件中,有56件不合格(不合格率8.9%)。其中有21件件蝦仁、蝦米驗出二氧化硫、甲醛超標。澎湖縣「日進行」的蝦米,甲醛殘留高達196.1ppm,遠高於50ppm的環境背景值,相關產品都必須下架銷毀。

(黃仲丘報導)

端午節即將到來,食藥署公佈104年端午應景食品包括鹼粽、蘿蔔乾、乾蝦、筍干、菜脯的抽驗結果,總共抽驗628件食品中,有56件被驗出像是防腐劑、漂白劑、甲醛、硼砂、大腸桿菌群違規或超標的情形。

當中,也抽驗148件蝦仁、蝦米產品,發現有21件,漂白劑二氧化硫、防腐劑甲醛超標。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吳明美說:「有21件是屬於蝦仁、蝦米不合格的案件,主要是檢出二氧化硫或者是甲醛,二氧化硫主要的功能就是漂白劑,甲醛的功能是防腐劑。」

當中,澎湖縣「日進行」的蝦米,甲醛殘留高達,196.1ppm,遠高於50ppm的環境背景值。吳明美表示,「甲醛」是不准添加在食品中的添加物,如果故意添加,將違反《食安法》15條,可處6萬到2億元罰鍰,相關產品都必須下架銷毀。

另外,新北市衛生局,也在樹林區傳統市場,驗出3件鹼粽,有含有禁用於食品動物實驗證實會致癌,且會傷肝腎的硼砂,由於硼砂是完全不得檢出,依《食安法》也可處最高2億元罰鍰,硼砂來源仍待釐清;南投縣吉美食品公司的筍干,也驗出二氧化硫殘留每公斤0.737克,超標逾23倍,將法處3萬到300萬元罰鍰。

食藥署長姜郁美指出,今年端節食品不合格率前三名分別是,醃漬蔬菜、海鮮和豆製品,食藥署會針對不合格率最高的醃漬蔬菜另啟動專案稽查。

<甲醛(福馬林)毒性概說>

甲醛俗稱福馬林,是一種毒性很強的化學物質,它能夠破壞生物細胞蛋白質活性,引起人體過敏和腸道刺激反應,所以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。但由於甲醛可以改變一些食品的色感,並有防腐保鮮作用,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在會某些食品進行加工時使用。